第二届区域国别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刘欣欣发布时间:2019-10-31浏览次数:998

 


 20191024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第二届区域国别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十楼多媒体会议室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到来自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日本文学、阿拉伯文学、波兰文学、乌克兰文学等研究领域的13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意大利、波兰、比利时、牙买加、墨西哥、巴西、泰国和埃及等国参与“上海写作计划”的11位中青年作家出席。中外文学研究者与文学创作者齐聚一堂,以文学为媒介展开了一场跨越语言和国别的精神交流与对话。

研讨会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郑体武教授主持,他指出上海外国语大学在新时期重视并开展区域国别文学研究主要针对两个情况:第一,服务于上外设定的发展方向,即“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体系特色鲜明的一流外国语大学”,其中,国别区域和全球知识体系毫无疑问应当包含作为基础学科的文学研究;第二,关乎中国目前的文学研究体系状况,即缺乏对介于国别文学与世界文学中间地带的区域文学的研究,尽管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文学界业已存在,但尚未形成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自觉。尽快弥补区域文学知识既是学校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也是完善中国的文学研究体系的需要。有鉴于此,上外决定以文学研究院为平台,举办一年一度的区域国别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以推进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完整化。

开幕式后,大会发言环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周敏教授、虞建华教授、张和龙教授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波兰语专业教师托马斯·埃沃尔托夫斯基(Tomasz Ewertowski)主持。大会第一部分主要为学术研究报告,第二部分为各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心得和他们对本国文学发展现状的观察。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的虞建华教授围绕我国第一部自主编写的大型国别外国文学辞典《美国文学大辞典》的编纂工作,指出该辞典旨在成为促进文学交流的有效媒介和连接不同读者群的文化桥梁。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学院的蔡伟良教授从近年来阿拉伯海湾地区小说的获奖情况出发,分析了海湾地区小说常见的表现内容及其独有的文学特性,探讨了海湾地区如何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沙漠”崛起为如今的文化发展沃土,并有望随着开放的脚步展现更多的亮点。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谢建文教授从新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骂观众》和《卡斯帕尔》出发谈论了言语剧对戏剧文学传统的颠覆性尝试。西南大学俄罗斯教授叶莲娜·鲍尔蒂廖娃(Elena Boldyreva)从雅罗斯拉夫文本的具体特征、1820世纪该地区的历史与文学进程,该地区各个时代作家的创作特点以及他们对俄罗斯乃至全世界文学做出的贡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雅罗斯拉夫文本的形成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的高洁教授从20195月“平成”时代的结束出发,主要讨论了进入文学史视野的“平成文学”的作家群、他们有关“私小说”与“物语文学”的创作主题、“越境”与“越界”的文学特点,最后提出了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可以关注的若干研究面向。安徽师范大学俄语系的杨素梅教授从历史角度阐释了哥萨克文学的区域研究,列举了俄罗斯作家笔下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分支的哥萨克人的艺术形象。她认为哥萨克是俄国对外殖民扩张的马前卒,哥萨克文学反映着俄国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上海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的王建全副教授通过分析和探讨马里内蒂作品中的战争主题和情色描写,比较和评析他前期和后期作品的特色,希望引起对他未来主义叙事类文学作品的关注,从而更全面的了解整个未来主义思潮。复旦大学俄语系的李新梅副教授从当代俄罗斯文学中选取了三部属于不同叙事风格和流派的战争小说,阐释了当代俄罗斯文学相比苏联卫国战争叙事所体现出的回归伦理的战争叙事特点。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的张煦老师分析了她正在翻译的俄罗斯作家谢尔盖·沙古诺夫(Sergei Shargunov)的小说《1993》与延续自普希金至托尔斯泰的史诗型家庭小说传统的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波兰语专业的毛蕊老师介绍了两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维斯瓦娃·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和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的经典作品,并对她们的写作风格进行了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乌克兰语专业的许丽莎老师通过分析乌克兰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长篇小说,探讨了邦·库利什(Panteleimon Kulish)的乌克兰语浪漫主义小说的主要特点。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博士生吕娜则以四位有代表性的欧洲阿拉伯移民诗人及其作品为例,分析了流散语境下当代海外阿拉伯文学中的地域乡愁、文化乡愁和哲性乡愁的书写。

来自美国的作家本尼特·科恩(Benet Cohn)先生认为美国人没有身份感和地域感,因此美国文学中的一大主题就是身份求索问题。他列举了美国现代文学中的犹太文学、奇卡诺文学以及华裔文学等不同文学分支中的代表作,来说明美国现代文学是如何制造或建构身份的。英国小说家和诗人杰拉德·伍德沃德(Gerard Woodward)通过他对英国文学现状的观察,尤其聚焦他所任教的巴斯思巴(Bath Spa University)大学开设的创意写作课程,认为英国文学在日益浮躁的今天应当避免狭隘庸俗,走向多元化发展,发挥文学认识和反思社会的功能。波兰作家多罗塔·马斯洛夫卡(Dorota Maslowsrf)认为波兰语是一门关乎直觉、创造力和即兴创作,而非关乎秩序或逻辑的语言,这是为什么波兰多出诗人而少哲人的原因。语言是她的文学作品关注的一大核心。意大利作家加布里埃略·弗龙佐(Gabriele Di Fronzo)结合自己为出版社审稿的经历,认为现在过于盛行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文学作品。而在他看来,文学是“欺骗的嘉年华,是不诚实的节日,是最精妙的谎言的庆典”。比利时演员、导演和剧作家伊莎贝尔·维瑞(Isabelle Wery)亲身讲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她在从事戏剧行业的过程中学习成为一名作家,演员的经历让她能够聚焦文本的节奏和音乐性,她努力在作品中进行实验和创新,同时向读者传递能量更好地生活。牙买加诗人米莉森特·格雷厄姆(Millicent A. A. Graham)从自己走向文学之路的经历出发,讲述了牙买加文学的发展状况。她认为,牙买加文学的觉醒开始于2000年初,现在作家有了自己的文学节、文学奖项、文学协会以及意识到应该推介本国文学文化的出版机构等等。墨西哥作家莫拉莱斯·穆诺兹(Noe Morales Munoz)认为墨西哥的文学发展状况良好,不同代际的作者都在写作、出版和创新。他认为,艺术要拥抱他者,分享知识,相互启迪,回应时代症候。国际合作和艺术交流对创作都很重要。巴西剧作家和翻译家保罗·斯科特(Paulo Scott)发现,21世纪初期迄今的巴西文学作品所再现的现实已经不同于从城市中心的、传统的上层中产阶级视角所观察到的现实。在这一新背景下,他的作品主要关注那些处于极端境况但努力从不理想的社会或情感边缘走出的人们。泰国小说家和诗人瑞威特·帕尼派特(Rewan Panpipat)讲述了泰国的阅读和写作状况。在他看来,泰国主要在努力解决温饱、改善生活,并不太注重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推动阅读和写作的使命还任重道远。俄罗斯作家叶莲娜·图卢舍瓦(Tulusheva Elena)分析了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趋势,尤其聚焦于能够代表俄罗斯当代小说具体特征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布景小说。意大利小说家薇拉·格拉多(Viola Di Grado)探讨了一个经典的文学话题,即文学的目的是为了利益还是为了反抗。她认为文学在今天沦为利益的工具是可悲的,写作应是一种以语言为武器的反叛行为。埃及小说家和记者亚瑟·哈菲兹(Yasser Abdel Hafez)从2011年初的埃及暴乱出发,谈到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艺术由于政治和经济困局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他看来,艺术最大的威胁是将其视为强化民族精神和民族忠诚,解决恐怖主义等问题的工具。

郑体武教授在会议闭幕致辞中表示这场会议极富象征意义,我们在研究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应当关怀当下。与当代世界各国作家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难得、意义重大,他们是当今世界文学活的标本。此外,他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上海写作计划”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近年来正在推动的当代文学精品出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