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事实证明,只有通过“两个结合”,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华文明优秀基因发扬光大;才能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的文明底蕴,给予中国式现代化持久的力量支撑。
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集建筑、彩塑、壁画艺术于一身,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被誉为“世界最长的沙漠画廊”和“墙壁上的文化艺术博物馆”。敦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两个结合”重大理论视点的指导下,为增进支部党员对敦煌文化及其历史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党员同志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文学研究院教工支部组织党员同志于2024年10月25日下午集体参观了“何以敦煌”展览。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袂主办,于2024年9月20日至12月20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本次展览聚焦“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历史,以“文物+复刻经典洞窟+壁画彩塑”为形式,是有史以来敦煌文化艺术展品在上海最全面、最多样的展出。来到展览现场,支部党员认真观赏展品,包括但不限于大量珍贵文物、经典洞窟复制、壁画彩塑等。同志们在第一单元“丝路·敦煌”,了解张骞“凿空西域”之后的中西文化交通史和敦煌独特的地位,以及这一文化宝库的形成过程;在第二单元“石窟·净土”,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敦煌文化的魅力;在第三单元“遇见·藏经洞”,通过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这部“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全面回顾了这个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现与文物流散,以及我们今天为文物数字回归做的努力; 而最后一个单元即第四单元“坚守·传承”,则向我们展示了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展示了敦煌石窟保护工作从“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科学性保护——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敦煌研究院并发表重要讲话。“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的举办,是上海与敦煌两地共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敦煌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实际举措。参观结束后,支部党员同志在交流中都感叹道,本次观展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刻而生动的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和精神洗礼。“何以敦煌”展览成功地将敦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相结合,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鲜活案例,加深了公众对敦煌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的自觉性。
撰稿: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