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林教授谈语言留给我们的哲学问题

发布者:刘欣欣发布时间:2018-10-20浏览次数:1052

 
讲座现场
杨慧林教授

20181019日下午,“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文学研究类高端学术讲座第八讲在虹口校区6号楼504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会长杨慧林先生做了题为“语言留给我们的哲学问题”的讲座。此次讲座由文学研究院宋炳辉教授主持。

杨老师首先提出一串问题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我们应如何理解伽达默的“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这一判断?什么是德里达所说的“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如何理解《启示录》1:4的“from him who is, who was and who is to come”

提出问题后,杨老师举“韬光”一词的英译来说明翻译在异文化互相理解间起到的影响。“韬光养晦”现已成与中国直接相关的概念,其使用频率与误读程度颇高。当“韬光养晦”被译为“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bide one’s time”(隐藏实力,等待时机)时,多少给人以居心叵测之感。而理雅各在翻译《道德经》时,却认为第七章的意思就是“韬光”(sheathing the light),认为“韬光”是“教导人们不刻意琢磨、不刻意追求,从而才能成全自己的追求。”这种译法从“韬光”中解释出“虚静而不竭”的中国古代智慧,所产生的文化印象与影响与前译大不相同。

接着,杨老师讨论在西方文化中至关重要的“being”概念。《出埃及记》3:14中上帝对摩西说:“I AM THAT I AM.”KJV),《和合本》译为:“我是自有永有的。”在西方思维中,“是”为一个重要概念,而在古汉语中,“是”仅为指示代词,并非系动词。因而,和合本的译者将“是”的问题转化为中国道家、佛教哲学中常见的“有无”问题,从而达成了以中国哲学回答西方哲学的效果。

杨老师还讨论了“混元三教九流图赞”一图体现的中国思想的混融。该图居中者为释迦摩尼,居左者为孔子,居右者为老子。三者共持有同一本书,那么这本书只能为三教共享的圣书(The Book)。而实则中国的儒、释、道三教从来就没有一本共通的圣书,西方才有基督、犹太、伊斯兰三教共享亚伯拉罕传统的情形。但这种融合的状态却反而出现在中国,这种情形体现了文化间的差异与特性,颇发人深思。杨老师还提到“恕”的翻译、文化的寄生性、周易、太极等一系列文化问题。

讲座末尾,宋老师总结认为,本场讲座信息量很大,可以启发在场来自文学、翻译学、语言学等多学科,英语、日语、德语多语种的诸多研究者。(文/张执遥 图/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