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问题·谱系:世界文学”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欣欣发布时间:2023-11-20浏览次数:10


近日,上海市高峰学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和《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概念·问题·谱系:世界文学”高层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也是上海市社联第十七届(2023)“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



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宋炳辉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文学研究院院长郑体武分别致辞。查校长在致辞中对世界文学的多元维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从新世界主义切入,表达了对世界文学话语对话的殷切期待。郑院长在致辞中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激。

会议论坛环节,参会嘉宾紧扣“概念”、“问题”、“谱系”三个关键词,各抒己见。




如何理解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宁认为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在中国的语境中讨论世界文学的一个目的就是大力在海外推介中国文学,从而改变世界文学版图上的西方中心主义格局。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德国汉学家、诗人顾彬则以“从歌德看世界文学”为题进行了分享,他强调歌德是反对民族文学与帝国主义的。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维规指出从歌德概念的生成语境和具体含义来看,世界文学行为就是歌德喜用的“自由的精神贸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众议则从熟稔的拉丁美洲文学说起,道明作为概念的世界文学多少蕴含着强势话语的居高临下和弱势话语的无所适从。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宋明炜以“八十本书环游地球:翻译中的世界文学”为题,聚焦世界文学建构中的翻译问题,他认为,“翻译”使得创造一种永远是“当代”的世界文学成为可能,我们召唤各种各样的故事来抵抗危机的单一性,这在根本上表明了在全球化出现断裂的时刻,重新发现世界文学的重要性。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分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洪涛关注世界文学建构中的选本问题,他以欧美三部新出的世界文学史著述为研究对象,探讨新时代世界文学史框架、内容、特色及其生成语境,思考它们对于中国学界重构世界文学史的借鉴意义。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所长乔国强教授则关注世界文学建构中的评奖问题,他依据文学谱系研究的建构、阐释及“多源头”特性,提出英美“诺奖”文学作品亦能形成一个以同种语言为基础的文学谱系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建军,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青龙,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刘耘华,则不约而同从文化的交流与吸收角度切入,注重世界文学的谱系。刘建军认为拜占庭文学需从古希腊文学谈起,希腊文化基因的延续演进,尤其是与基督教文化的结合,构成了这一文学的独特谱系。彭青龙选取历史与地理位置特殊的澳大利亚,围绕其在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跨界挣扎和内外关系兼具的跨文化写作现象,揭示其文学演变动因和本质特征。刘耘华以20世纪上半叶欧美思想文化“再度东方化”的三个个案,对“再度东方化”所蕴含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输出不平衡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所所长张辉教授作为上午场论坛评议人发表了凝练而精彩的评议。张老师充分肯定了各位师友的发言,认为他们的洞见或在理论,或在范式层面对世界文学的探讨大有裨益。

下午场论坛精彩延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华对“托学”新动向如数家珍,他借评点新动向回应学界如何面对世界文学研究新发展与新挑战的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丁尔苏从文化研究与后殖民批评角度考察四部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小说,生动阐释前现代与现代之张力的四重形态。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李伟昉关注跨学科视域中的世界文学经典阐释,将《鲁宾孙漂流记》置于跨文学的政治、历史、经济视野之下,使鲁宾孙形象中的冒险精神、占有欲望、商业经济、移民致富、控制主宰等内涵显影,全面、深入理解该小说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姜玉琴以“论穆旦《诗八首》中客观化角色的塑造”为题,细致分析穆旦《诗八首》中表达出的与中国传统文化异质的爱情观念,进而提出从西方现代哲学契入来叙说和演绎穆旦诗歌的新视角。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心主任季进教授关注世界文学时代文学、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变,透视转变背后的认知转向及牵涉到的权力结构调整,提出面对“中国文学”这一研究对象,中外学者应遵循跨文化伦理这一新主张,并进一步从研究伦理、翻译伦理、差异伦理、方法伦理四个面向展开论述,特别倡导差异伦理视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用数据化形式展现“中国故事”被世界文学翻译改编、征引阐释的传播现象,依托团队自建的强大数据库力图构建“中国故事”世界谱系,归纳其中蕴含的方法论,解决历史遗存的传播疑案,探索世界性的中国故事话语机制。

北京大学教授张辉聚焦奥尔巴赫的著名论文Philologie der Weltliteratur,从语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该标题的英译二名,结合文中有关歌德、库尔提乌斯、维克多的雨果的文本细读,阐发奥尔巴赫的世界文学观及其当代意义。天津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郝岚谈“新世界文学的‘反语文学’特征”进一步推进她近年语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关研究,指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新世界文学”在打破民族与语言的单元观念,使翻译具有合法性、作为一种现象学深化当前世界文学概念的同时,其“反语文学”特征又为多语种能力和多语文研究的丧失提供了庇护,并使我们对文化差异的感知变得扁平。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范劲引入系统概念,借助尼古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开放系统论、冯·福斯特(Heinz von Foerster)的观察理论、马图拉纳(Humberto Maturana)和瓦芮拉(Francisco Varela)的自创生理论,超越系统论和社会学创新世界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提出世界文学是双重自我指涉,即文学作为符码的自我指涉和作为个体的作品、民族的自我指涉,这是两种运作;一种世界文学是诸多世界文学的前景但决不是诸多世界文学的目的;世界文学既是世界范围内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分,也是每一个参与者对于世界文学符码的自主使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唐珂则借用系统理论为路径聚焦同形异义词 функцияfunkcefunction的辨析,探讨蒂尼亚诺夫、穆卡若夫斯基和雅各布森建构其诗学理论的差异性与关联性。

以文化的交流角度切入关注谱系问题的研究范式在下午场也有进一步丰富。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史伟关注西学东渐中的方法,认为西方19世纪以来形成的语言学学科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基本的观念、工具和方法,改变了传统文学观念和“文学”界定,并形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和领域,如文学发生学、文学语义学等。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陈琦细腻绘制了英帝国统治下凯尔特文学的复杂谱系,分内环、二三层同心圆三个层次讨论了凯尔特文学谱系中不同凯尔特地区之间的文学交流和互动、凯尔特文学与英格兰文学之间的文学对话和影响和凯尔特文学在英帝国全球文化网络中的地位等内容。

最后,下午场论坛评议人复旦大学教授刘耘华就下午嘉宾发言一一点评,既有切中肯綮的阐发也有心有灵犀的会意。

大会闭幕式由宋炳辉教授做总结发言。他再次表达了对与会学者最诚挚的谢意,认为本次论坛非常受用,讨论非常集中,而延展的空间却非常大:历时一天的头脑风暴,就世界文学是流动的变动的,是一种实践,是一种文化行为等,与会学者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而另一些话题则还颇有对话乃至争议的空间。与会者在切磋交锋中互相启发,必将推进概念、问题、谱系的深化。

撰稿:姜欣宇

摄影:夏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