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27日星期一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罗争鸣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徽宗《瑞鹤图》的祥瑞生成与写作意图”的讲座。讲座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承办的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中外文学研究前沿与方法”系列讲座第三讲,由我院张煜教授主持。来自文学研究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的研讨与交流。
罗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要研究有关道教与唐宋文学之间的联系,并涉及文艺思想与诗画方面,成果颇为丰硕。讲座伊始,罗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有关“祥瑞”的概念,并引介一些现代研究徽宗与《瑞鹤图》的学术研究近况与成果,分析当前学术进展情况。其次,向我们阐释徽宗绘制祥瑞花鸟画的主要意图与强调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圣王形象的塑造之间的紧密关联。《瑞鹤图》创造性的构图是为了表现并突出祥云与白鹤两种瑞物。罗教授介绍了“白鹤本不属于瑞物系统,其祥瑞符号意义主要来自道教”的宗教根据,而《瑞鹤图》与其题词的瘦金体书法和白鹤图画相得益彰,并对其浑然天成之美进行分析。罗教授同时还考证了徽宗所做诗与文在祥云、白鹤出现时间上出现误差,实是诗歌创作的文学表达所造成的,应以所配文字为准。徽宗的《白鹤词》十首涵盖了徽宗《瑞鹤图》配诗所用典故和所体现的意境,对理解此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罗教授还提到《瑞鹤图》所绘白鹤、祥云出现的场景与明堂祭祀、宣示礼器等场合不同,带有“与民同乐”的喜庆色彩,主要为了宣传太平盛世和“圣王在位”的圣德感应。以“个案研究”洞察宗教、祭祀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命题,可谓视野开阔,引譬连类,讲座十分精彩。
讲座后,我院史伟老师对罗教授讲座内容表示十分认同,并做出了有关“汉武帝郊祀”与徽宗“祥瑞”异同分析的精彩概括,张煜老师亦由此分析并升华,指出研究生学习应当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文献基础,方可以有更好的成果呈现。在场师生积极与罗教授进行互动,提出许多学习与科研的许多问题,罗教授倾囊相授为大家解答疑惑。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学术讲座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