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幼壮教授谈庞德的中国古代诗歌和儒家经典翻译及相关理论问题

发布者:刘欣欣发布时间:2023-10-30浏览次数:38



 
耿幼壮教授
张和龙教授
讲座现场

1027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主办的“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中外文学前沿与方法”系列讲座第一讲在松江校区五教楼5121-5122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耿幼壮教授应邀为上外师生做讲座,题为“庞德的中国古代诗歌和儒家经典翻译及所引出的一些理论问题”。讲座由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和龙教授主持,来自文学研究院、英语学院等院系的老师和同学参加此次讲座。

耿幼壮教授首先以庞德对中国古代绘画六法之第一法“气韵生动”的英译版本的选择为引,介绍了对庞德的诗学思想与典籍翻译影响颇深的几位学者,包括英国汉学家翟里斯(Herbert Giles)和大英博物馆东方绘画馆馆长、英国诗人劳伦斯·比尼昂(Laurence Binyon)等。其中,美国汉学家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及其《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一文对庞德影响最为深远,此文激发庞德对表意文字的浓厚兴趣,以“表意文字法”(Ideogrammic Method)为核心的费诺洛萨-庞德诗学思想由此形成。随后,耿教授对庞德的翻译理念做详细阐述,以李白《长干行》的译文、庞德所作《诗章》与儒家经典英译为例,先后分析何为表意文字法、此法如何被庞德用于中国典籍英译与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

耿幼壮教授随后重点聚焦庞德的误译问题,指出学界历来对庞德译文的指责声颇多,认为部分译文有“望文生义”之嫌。庞德这种颇有争议的翻译理念源于其初期对汉字之“形”的关注与对汉字之“声”的忽视。实际上,同2009年再版的评注本对比时可以发现,庞德在整理出版费诺洛萨手稿《作为诗歌媒介的中国书写文字》时删除了韵律学的相关论述,仅保留其中符合意象派诗歌理论的有关“形”的阐述,这导致西方将汉字简单理解为象形文字,对中国文字和中国古典诗学一直存在误读。耿幼壮教授认为,这种误译与误读并非毫无意义,甚至有些译文本身究竟是否为“误”仍有待探讨。耿幼壮教授进一步提出,费诺洛萨-庞德诗学的核心其实既非形、亦非音,而是中国文字的动词性和行为性。耿幼壮教授最后引用德里达《论文字学》的相关论述阐述费诺洛萨-庞德诗学的历史地位问题,强调这种基于形象的诗学理论与创作思想是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突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张和龙教授简要总结,认为耿教授的讲座十分精彩,观点独到,富含洞见,旁征博引,呈现了大量中外文献资料与影音资料,使参与本次学术训练营的同学对“前沿”与“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耿幼壮教授在互动环节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使在场听众受益匪浅。讲座在声圆满结束。

(王靖民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