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兴,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主任。gxccarl@126.com
1999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师从张儒林教授。2006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获英美文学博士学位,师从虞建华教授。2006年起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2007-2008年曾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语学院访学。2007年12月获“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科研论文成果二等奖”,2017年12月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教学科研三等奖”。
研究兴趣包括文学理论、美国当代小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教学兴趣主要是文学理论,目前为研究生开设“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课程,为卓越学院和英语学院本科生开设“中国哲学思想”“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
主要发表论文
1. 陈广兴:“《纯洁》中数字媒介时代的流散与共同体危机”,《东北师大学报》,2024年第6期。
2. 陈广兴:“警惕数字媒介带来沟通障碍”,《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1月07日第A07版。
3. 陈广兴:“教好外国文学课,需培养学生‘三个视野’”,《光明日报》,2024年11月05日第15版。
4. 陈广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认知思想”,《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5. 陈广兴:“看见中国科幻的‘不可见’诗学——评宋明炜《看的恐惧:中国科幻小说诗学》”,《中国比较文学》,2024年第3期。
6. 陈广兴:“共同体何以可能?——希利斯·米勒的沟通共同体思想研究”,《外语教学》,2024年第4期。
7. 陈广兴:“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道德意识”,《宁夏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8. 陈广兴:“珍惜‘独处’”,《解放日报》,2024年8月14日。
9. 陈广兴:“用文学实践方式寻找文化突破”,《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6日。
10. 陈广兴:“书写美国的非常历史:评《‘非常’事件与美国历史小说》”,《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第2期。
11. 陈广兴:“美国文学呈现中国的三种方式”,《兰州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
12. 陈广兴:“保罗·哈丁《修补匠》中的时间”,《外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
13. 陈广兴:“道德是否必须?——《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2期。
14. 陈广兴:“《瓦尔登湖》对《四书》的引用和悖离”,《兰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15. 陈广兴:“外国文学研究的挑战与坚持”,《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
16. 陈广兴:“德莱塞《嘉莉妹妹》对消费时代的伦理思考”,《华中学术》,2016年,第十二辑;
17. 陈广兴:“整体观照、语境阐释与主体性思考——评张和龙的《英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第2期;
18. 陈广兴:“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视域——评《美国文学大辞典》”,《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6年第1期。
19. Chen, Guangxing. “Diasporic Identity and Ethical Choice in Jhumpa Lahiri’s The Low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aspora & Cultural Criticism 5.2(2015): 108-124.
20. 陈广兴:“请放下新闻,关注自己苦短的人生”,《中华读书报》,2015年6月17日,第10版。
21. 陈广兴:“论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对小说原作的改编”,《外文研究》,2014年第2期。
22. 陈广兴:“不可避免的他者逻辑”,《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4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3. 陈广兴:“2013年英国小说在中国的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24. 陈广兴:“文学的推销——解读乔纳森·弗兰岑《自由》的商业性”,《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
25. 陈广兴:“现实主义的‘皇皇巨著’——解读乔纳森·弗兰岑的小说《自由》”,《外国文学》,2012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6. 陈广兴:“《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外国文学研究论丛》,谭晶华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
27. 陈广兴:“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深化和创新”,《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
28. 陈广兴:“‘真实’的谎言——从《抹除》看美国族裔文学的困境”,《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29. 陈广兴:“康拉德《特务》中被语言阻隔的荒诞人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0. 陈广兴:“审视当前欧美文学流行的‘老人’作品”,《陇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1. 陈广兴:“《哈姆雷特》现代批评在西方”,《英语研究》,2010年第4期;
32. 陈广兴:“叙事套路与时效主题的结合——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走红”,《现代妇女》,2010年第10期。
33. 陈广兴:“风景在你眼中”。《大众日报》,2010年10月8日。
34. 陈广兴:“《工作颂歌》,没有景点的旅游”。《环球时报》,2010年4月9日。
35. 陈广兴:“论文学中的巧合”,《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
36. 陈广兴:“身体的变形与戏仿:论菲利普·罗斯的《乳房》”,《国外文学》,2009年第2期;
37. 陈广兴:“自由的写作?——华裔美国作家哈金的悖论”,《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3期;
38. 陈广兴:“讲述过于完美的成功故事”。《译林》,2009年第3期。
39. 陈广兴:“普利策小说奖凸显老人关怀”,《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第5期。
40. 陈广兴:现代性痛苦的丰富阐释——读钱理群《丰富的痛苦》”。《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1期。
41. 陈广兴:“重复与悲剧——康拉德小说情节研究”。《昆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2. 陈广兴:“跨界的舞者”。《中华读书报》,2008年11月26日。
43. 陈广兴:“从哲学和人类学角度去发掘人类身份的含义”,《中华读书报》,2008年6月11日,第001版。
44. 陈广兴:“解读康拉德悲剧的四种角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5. 陈广兴:“论康拉德小说的隔离型情节结构”。《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第2期。
46. 陈广兴:“对话与自由——《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对话艺术手法分析”,《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47. 陈广兴:“《他们眼望上苍》的民间狂欢节因素探讨”。《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48. 陈广兴:以读者审美需求为中心”,《文学报》,2004,3。
49. 陈广兴:“论品钦《葡萄园》结构之严整性”,《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年第3期。
50. 陈广兴:“评《葡萄园》中的逻各斯元话语”,《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5期。
专著:
1. 陈广兴:《康拉德小说情节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陈广兴:《小说中的沟通共同体》,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24年。
译著:
1. 陈广兴、孟丽翻译:《咖啡馆的文化史》,马克曼·艾利斯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陈广兴、南治国译:《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3. 陈广兴、苏仲乐、王逢振译:《论现代主义文学》,詹姆逊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 陈广兴译:《无聊的魅力》,阿兰·德波顿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5. 陈广兴译:《特丽丝苔莎》,杰克·凯鲁亚克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
6. 陈广兴译:《解析G.E.M.安斯康姆<现代道德哲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年。
7. 陈广兴译:《小说中的共同体》,希利斯·米勒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3年。
8. 陈广兴译:《后工作时代:平台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力》,菲尔·琼斯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
合著
1. 虞建华、陈广兴等:“文学”,《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虞建华、陈广兴等:“文学”,《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虞建华、陈广兴等:“文学”,《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虞建华、陈广兴等:“文学”,《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虞建华、陈广兴等:《美国文学词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6. 虞建华、陈广兴等:《美国文学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
7. 陈广兴:“费雷德里克·詹姆逊研究的电子资源发掘与利用”,《外语院校多语种电子资源体系构建研究》,胡礼忠主编,上海:中西书局,2015。
8. 张和龙、陈广兴:《新经典英语散文导读》,北京和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2018年。
9. 陈广兴:“现实主义小说的道德批评”,《美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苏晖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10. 虞建华、陈广兴等:《“非常”事件与美国历史小说》,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年。
主持项目
1. 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专项基金项目《康拉德小说研究》,2006-2007
2. 上海外国语大学规划项目《哈金小说研究》,2008-2009
3. 上海外国语大学规划项目《乔纳森·弗兰岑小说中的消费社会伦理》,2010-2012
4. 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青年团队项目《新现实主义文学》,2014-2016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科幻新浪潮:历史·诗学·文本》,2023年。
主要参与的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美国文学大辞典”(六位主要参与人员之一),虞建华主持,2013-2016
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聂珍钊主持,2014-2018
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美国历史‘非常’事件的小说再现与意识形态批判研究”,虞建华主持,2015-2019
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苏晖主持,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