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工作坊第一期第四讲——史伟教授谈西学东渐中的观念方法

发布者:刘欣欣发布时间:2018-05-24浏览次数:471

 

518日,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文学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工作坊第一期第四讲如期举办,文学研究院教授史伟带来了“西学东渐中的观念、方法与民国时期中国文学研究——以人类学的输入为中心”论题。

史伟教授主要从“人类学的输入”、“王国维、刘师培、鲁迅等研究中人类学方法的运用与文学起源论”、“文学进化论与文学史写作逻辑方式的转变”、“顾颉刚和‘古史辨’研究及其向文学研究的延伸和影响”、“‘古史辨’影响下的俗文学和诗歌研究”五个方面分别展开进行讲解和论述。

在“人类学的输入”这一部分,史伟教授主要从章太炎、严复、夏曾佑、梁启超等人的翻译与介绍谈起。1903年,人类学就已经被列入了大学课程,西学东渐的成果以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方式肯定下来。在“输入”之后,王国维、刘师培、鲁迅等人就已经在有意识地运用人类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了,史伟教授首先从文学的起源说起,王国维认为戏曲起源应归于巫觋古优;刘师培在《舞法起于祀神考》中也将舞蹈溯源至巫觋;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则亦犹他民族然,在于神话与传说。”在这一部分,史伟教授还特别提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是以心理学的方法来作文学起源的研究的。在说到“文学进化论与文学史写作逻辑方式的转变”时,史伟教授认为,与文学起源观念改变密切联系的,是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中进化论思想的渗透,这意味着整个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逻辑方式和学理基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有研究史前文明问题的学者会参考目前仍然处于原始状态社会的相关情况,这正体现了人类学“化时间为空间”的方法特点。谈到顾颉刚的古史辨研究时,史伟教授说:顾颉刚的古史辨研究总体来说在两个方面造成影响,一是方法上人类学,民俗学对于学术研究的全面渗透,二是古史辨中民俗学研究和故事中的神话研究所收集的文献和实际材料,同时也为俗文学研究及古代民歌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特别是实地材料的收集,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田野考察方法,尽管这些工作仍然是初步的,但其在方法论的开创意义是不容低估的。在将话题进一步深入到“古史辨”影响下的俗文学和诗歌研究时,史伟教授总结道:总体来说,人类学及与之相关的民俗学、神话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输入,解决了文学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一是文学起源问题;一是田野考察的方法。

在对话环节,现场同学对“起源”的定义、田野调查如何能够放入文学史研究的问题以及口头文学研究等问题提问,与史伟老师做了充分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