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工作坊第一期第三讲——姜玉琴研究员谈葛浩文与东方主义

发布者:刘欣欣发布时间:2018-05-24浏览次数:1369

 


2018年5月17日晚6点30分,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如期举办了“文学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工作坊第三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讲人是来自文学研究院的姜玉琴研究员,她以幽默风趣的开场白展开了关于莫言的传奇人生的介绍。随后的图文展示也吸引了在座同学的眼球,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虽然天气炎热,但同学们和老师们依然热情饱满地前来参加本次活动。他们当中有各个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也有来上外访学的老师。在本次讲座中,姜老师介绍了后殖民主义与东方主义一脉相承的关系,还有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斯皮瓦克关于后殖民思想论述的经典理论。此外,详细介绍了著名翻译家葛浩文选择翻译莫言作品的原因。事实上,莫言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东方主义思想,他善于向欧洲人展示他们眼中的中国人。

姜老师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经验,为同学们讲解分析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故事。她认为,葛浩文的翻译是东方主义的翻译观。原因有以下四点:第一,葛浩文的翻译以市场为主要标准,按照西方市场的需求来翻译。莫言的小说恰恰符合政治和性相契合的市场需求。第二,西方人的市场需求实际上是一种低调而隐蔽的权力话语。莫言小说中描写东方农民愚昧、龌龊的生活状态,恰恰反映出中国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第三,西方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规约。政治主体联合恰当的性爱描写是中国文学在西方市场的卖点,其实题材越贫贱,主题越黑暗,人物越荒蛮,小说就越深受欧美国家读者的欢迎。第四,国际视野与民族传统的影响。在这期间,同学们积极互动,与姜教授讨论文学作品中是否仅仅是美好事物的描写才称得上是审美,现场讨论十分热烈。

本次活动结尾,姜老师做了总结:“反对东方主义,反对西方霸权,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回到狭隘的民族主义中来。我们参照西方的文学话语,与西方用他们想象出来的话语来构建我们的文学话语,不是一回事。”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中结束了,同学们收获颇丰,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写作思潮有了大致了解,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视野中拓宽了对东方主义的认知。此外,在场的同学无不被姜老师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在这一系列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学术工作坊活动体验下,每个人都意犹未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