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迪·伯恩教授解析简·奥斯丁的小说艺术

发布者:刘欣欣发布时间:2021-12-08浏览次数:618

127日下午,受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的邀请,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桑迪·伯恩(Sandie Byrne教授通过腾讯线上会议,为上外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两百年后我们为什么还在读简·奥斯丁”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研究院张和龙教授主持。

伯恩教授曾任林肯大学英语系主任、教授,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研究员,她的研究兴趣为现当代诗歌以及简·奥斯丁小说,专著包括《简·奥斯丁和曼斯菲尔德庄园》(2004) 、《简·奥斯丁的财产和财产剥夺:论物的意义》(2014)、《泰德·休斯诗歌研究》(2014)、《难以忍受的萨基:H. H.门罗作品研究》(2008 ),《H. v. & O:托尼•哈里森诗歌研究》(1998)等。 伯恩教授同时也是简·奥斯丁著名的电视改编剧《爱玛》的学术顾问。

本次讲座伯恩教授首先从简·奥斯丁作品的“爱情、经济、道德、个体与社会、表象与真相”等经典主题切入。伯恩教授指出,在奥斯丁的作品中,这些主题彼此交错,深刻记录下了当时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的风俗历史人文。伯恩教授随后从“文风”的角度具体考量奥斯丁的语言魅力。“诙谐与讽刺的叙事声音、戏仿正式、讽刺、喜剧、对话、自由间接话语、元文本”等具有简·奥斯丁强烈个人风格的叙述方式构建了其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伯恩教授强调,奥斯丁的幽默不仅反映在语言的斟词酌句上,也落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同时,奥斯丁使用了超乎其时代的叙述技巧,譬如弗吉尼亚·伍尔夫与詹姆斯·乔伊斯在现代主义小说中常用的自由间接引语技法,简·奥斯丁就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最后,伯恩教授驳斥了“奥斯丁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仅仅只是一个封闭的女性小世界”的观点。伯恩教授尤其指出,简·奥斯丁笔下的现实是一个正在新旧交替,动态变化中的时代,有男性、有军队、有宗教、有政治,有社会经济学,显示出作家对于时事的密切关注和思考。简·奥斯丁的世界,有着宽广的阐释空间。

讲座后,伯恩教授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互动,耐心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文学研究院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