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工支部党员怀着兴奋和期待,走进上海鲁迅纪念馆。支部和纪念馆首次联合举办了“音为信仰”系列党课第一期《歌未竟东方白——20世纪早期国乐二三事》。通过沉浸式观展、邀请专家专题授课与互动体验,党员们在革命旋律中触摸历史脉搏,感悟信仰伟力。
活动伊始,支部同志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参观馆内精心推出的年度大展“时代强音——中国左翼文化运动文物史料展”。展厅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影像和史料,生动再现了左翼文化先驱们在各条文化战线冲锋陷阵,以笔为枪、以文铸魂、唤醒民众的峥嵘岁月。在左翼文艺各条战线的革命斗争史间穿行,大家真切感受到“文艺为民族救亡与信仰而歌”的时代主题,对我们所从事的语言文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随后,支部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邀请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邢媛博士,为支部同志讲授了一场生动的艺术党课。邢媛老师以专业扎实的学术功底与亲切自然的讲述风格,结合左翼音乐与进步戏剧、电影深度交融的背景,剖析了20世纪早期中国音乐发展及传统乐器革新的文化内涵。她特别提到,音乐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革命斗争的号角。它在黑暗代为青年指引方向,至今仍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她引导在场人员亲手触摸、尝试演奏乐器,让红色经典之音在每个人的指尖真切流淌;聆听《渔光曲》《东方红》等作品时,互动抢答环节更是点燃了现场思考与共鸣的火花。这次党课创新性地采用“讲解+器乐演奏”的互动形式,支部同志亲手触摸音条等乐器,在敲击节奏、哼唱旋律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理论与实践交融,音乐与信仰共振,课堂氛围热烈专注,课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向邢老师请教。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探索了与校外单位联办艺术党课的新模式,支委主动联结各方资源,通过“沉浸式课堂+互动式体验”,将党史教育转化为生动具象的文化实践,激励全体党员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征程上奏响新时代的强音。未来,支部将继续探索创新学习形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撰稿人:常馨方)